“阳光玫瑰”葡萄既泡药水又用甜蜜素?市场监管部门现场抽检破谣言 引起消费者的甜蜜担忧和恐慌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蔡明珠 记者吴采平)近段时间,阳光玫瑰关于“阳光玫瑰”葡萄泡药水、葡萄农药残留严重超标、既泡检破注射甜蜜素的药水又用谣传言在网络上疯传,引起消费者的甜蜜担忧和恐慌。为揭示真相,素市引导消费者科学、场监场抽放心消费,管部10月9日,门现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农业农村局走进金汉果园,阳光玫瑰通过现场抽样、葡萄检测,既泡检破戳破了谣言,药水又用谣还了“阳光玫瑰”葡萄的甜蜜“清白”。
执法人员现场从果园抽取“阳光玫瑰”葡萄样品。吴采平/摄
在金汉果园展示厅门前,正在销售的“阳光玫瑰”葡萄和无花果,果实饱满、色泽诱人,盛放水果的泡沫筐上标有价格:“阳光玫瑰”葡萄12元一斤,无花果20元一斤。市场监管人员随机将1公斤的标准砝码放到商家秤上,称重结果显示为1公斤。市场监管人员表示,商家在销售环节落实了明码标价,杜绝了缺斤少两。
走进金汉果园葡萄种植基地,整齐的葡萄藤上挂满了一串串套着蓝色纸袋的葡萄。取下纸袋,晶莹剔透的“阳光玫瑰”葡萄像青绿色的宝石,散发着诱人的玫瑰香味。在“阳光玫瑰”葡萄种植过程中,套袋是重要技术之一。“别看这纸袋不起眼,它的门道可不少。既要遮光、透气、吸水,还要有无毒薄蜡层和不污染果实的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金汉果园负责人韩建新向记者介绍,每年从6月中旬开始,果园的工人就会给“阳光玫瑰”葡萄套袋,此后葡萄果实就一直在纸袋中生长,“这样不仅能防鸟啄、防虫害,还能防药蚀,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阳光玫瑰”葡萄农药残留严重超标的说法是真是假?对此,东西湖区市场监管局聘请第三方检测公司,以“快检+抽检”模式开展检测。
记者在现场看到,身穿白大褂的检测人员戴上一次性手套,随机摘取几颗新鲜的阳光玫瑰、黄桃、无花果等水果作为样本,剪碎、称重后,先用缓冲液进行脱洗,再加入显色剂和胆碱酯酶等试剂。约20分钟后,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屏幕上显示这些水果样本的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均为“合格”。
检测人员进行现场取样快检。吴采平/摄
网上流传的“阳光玫瑰”葡萄之所以甜是因为打了甜蜜素的说法,是真是假?韩建新表示,“阳光玫瑰”葡萄的口感较甜是由品种决定的,该品种的种植从出苗到成熟,需要经历数十道工序,果农严格按照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做好水肥管理等措施,自然成熟的葡萄果实甜度就会提升,根本不需要打甜蜜素。“你想,如果通过注射等方式将甜蜜素打入果实中,表皮就会破损。水果一旦破损就容易腐烂,不易存放。所以,就算从成本考虑,也不会去打甜蜜素。”
东西湖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聚焦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新期盼、新要求,常态化开展“你送我检”进市场,把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机制作为抓好食品安全领域日常监管的重中之重,守护好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责任编辑:张林保
相关阅读
- 钻地大冒险全方位评测地下探险玩法特色与趣味体验深度解析
- 阿里巴巴发布2019财年Q1财报 营收809.2亿元 同比增长61%
- 在线短租房越来越流行,有些平台“高大上”的房源照片竟是“照骗”!
- *ST 华泽重组案调查落定 国信证券违法领罚2800万元
- 聚焦整治过度包装与天价月饼
- 银保监会严查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市 多家银行遭罚
- 多路资金入场 A股加速筑底?
- A股生态质变 紧握“真金”越牛熊
- 节后首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2.4亿人次
- *ST 华泽重组案调查落定 国信证券违法领罚2800万元
- 哪些企业撑起了业绩增长?——从上市公司半年报看经济发展新趋势
- 三大运营商叫停“不限量套餐” 警惕其他“不限量套路”
- 交通运输部:小型客车元旦通行收费公路正常收费
- 比特币跌落神坛 媒体:区块链亟待“败虚火”
- 接任马云:创造者张勇和他所改变的阿里巴巴
- 年内第四次降准落地 货币政策稳健中性保持不变
- 中华商标协会发布《知名商标品牌评价规范》团体标准
- 三部门权威发声:股票质押风险总体可控 券商风控有效
- 上半年商业银行“成绩单”出炉 利润增长基本稳定
- 央行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 支持“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